什么是智能电厂
智慧电厂和智能发电不是同一个概念,智慧电厂不仅以实现发电过程智能化为基础,实际上还应突破发电行业对经营业务的限制,从对社会服务的功能和贡献效益的最大化出发,在充分利用能源和资源的基础上,承担更多的社会服务功能。
智慧电厂是在现有的 物理电厂、技术、管理水平的基础上,对局部各分系统的管理内涵、科技含量等资源进行全面梳理与深入挖掘,重新对所有内部资源应用价值的 再认识、再整合,并融入现代先进管理理念和先进技术所形成的新型电厂,使得发电 设备更加可靠,生产更安全,技术更加先进,系统更加合理,管理更加柔性,发展更加持续,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和谐提高。随着管理理念的不断更新,技术不断进步,智慧电厂所呈现的形式与内容不断变化,版本将不断升级。
智慧电力 Smart Power
打造智慧方案 助力传统电厂实现数字化转型
智能发电是发电过程的智能化,也是建设智慧电厂和构建智慧能源的基础
近几年,各发电集团已经开始对新型数字化电厂、智能化电厂、智慧电厂的建设进行研究和探索,“智能发电”已成为行业发展共识。“智能发电”也是电力行业迈向工业4.0的核心内容之一。 智能发电为建设智慧电厂提供前提,是助力我国能源转型的重要抓手,对于全面提高我国电力系统运行效率,保障安全、经济、高效、清洁的电力供应具有重要意义。
智慧电厂有4条建设路线
集成互联
消除数据孤岛,打造“大感知”网络
集成管控
构建“大储存”平台,实现业务几种管控
管理优化
风险预判,原因发掘,优化管理价值
智慧融合
多数据融合,形成企业管理“主脑”
智慧电厂建成后有10大提升,10大降低
智慧电厂有6大业务平台
在智慧电厂建设过程中,根据电厂现有系统及数据,将全厂分为6大业务平台,采用最新的技术手段,为每个平台加入核心的智慧“主脑”。
电力的广泛应用带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,电力技术的发展为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和保障。传统的电厂是以发电为主,发电就是主业,但是在当今的时代就不同了,单纯的发电企业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要求:
其一,由于发电工艺本身的原因,纯凝机组大部分的热源都要在汽轮机排汽冷却中损失掉。我国火电厂平均能源利用率只有34%,利用率最高的超超临界机组的效率也没有超过45%。也就是说,我国燃煤电厂每年消耗约20亿吨煤炭,其中超过一半的煤炭燃烧后没有得到有效利用,一方面是资源的浪费,另一方面是大量排放二氧化碳。
其二,新时代发电企业也面临诸多的困难,尤其是装机9.8亿千瓦的燃煤火电企业,面临电厂负荷率低、发电小时少、煤炭燃料价格波动难以预测、机组灵活性调节性要求高等问题,单纯的发电企业效益难以提高,越来越缺乏市场竞争力。
其三,新时代人们要建设绿水青山,向往美好生活,处置工业固废和城市生活垃圾、污泥的难度越来越大,而火电企业具有巨大的消纳能力,国家和社会对火电企业寄予更大的希望。
所以,我们有理由认为,建设智慧电厂是在智能发电的基础上,通过与发电上下游产业融合延伸,形成循环经济,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,提高能源和资源利用率,并以特有的消纳能力,承担更多环境保护和社会服务功能。
这些不仅可以成为电厂将来参与市场竞争的资本,也是建设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对企业的要求。
以人工智能+物联网技术为中国制造赋能